新闻

当前位置:

纳米位移台在长时间运行中会出现漂移吗

纳米位移台在长时间运行中确实会出现漂移现象。这是高精度定位系统中的一个常见问题,尤其是在要求纳米级稳定性的应用中(如扫描探针显微镜、曝光、光学对准等)。
一、什么是“漂移”?
“漂移”是指:
在没有指令或控制信号变化的情况下,位移台的输出位置随时间缓慢发生偏移。
它可能是几纳米/秒,也可能在数分钟内累积到微米量级,严重影响测量和对准操作。
二、导致漂移的主要原因
1. 温度漂移(热漂移)
驱动器、电路、周围环境温度变化,会导致材料热胀冷缩;
比如压电陶瓷和柔性铰链等材料会随温度改变尺寸;
即使是微小的温度变化(0.1℃)也可能引起数十纳米的位移误差。
2. 压电驱动器的蠕变和迟滞
压电材料具有“蠕变效应”:在施加恒定电压后,位移会继续缓慢变化;
同时存在“迟滞效应”:使得输入电压与实际位移之间不是线性一一对应的;
导致即使电压保持不变,输出位置仍然缓慢变化。
3. 机械松弛或应力释放
柔性结构或连接件长期承载后会发生微小的应力松弛;
机械结构内部产生弹性变形的缓慢释放,也会引起“结构漂移”。
4. 电气干扰或信号噪声
长时间运行后,控制器可能出现电压偏移、地线噪声或信号漂移;
导致反馈位置检测值偏移。
5. 环境振动或气流干扰
周围环境若不稳定,哪怕低频震动或空气扰动,也会缓慢地影响平台位置。
三、如何减小和补偿长时间漂移?
1. 温控和热稳定处理
保证系统在恒温环境下运行(±0.1℃);
所有设备提前预热运行一段时间,等温度稳定后再采集数据;
使用温度补偿算法或安装温度传感器做实时修正。
2. 使用闭环控制系统
带位置传感器(如电容传感器、光栅尺)的闭环控制系统能自动纠正漂移;
与开环压电系统相比,闭环系统能将漂移控制在纳米级以内。
3. 软件漂移校准
定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进行“原点重新定位”;
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后处理,剔除漂移基线或做背景拟合校正。
4. 机械结构优化
提升结构刚性,采用低热膨胀系数材料(如 Invar、石英、陶瓷);
保证关键连接部件长期运行不松动或形变量最小。
5. 减小电气干扰
控制系统接地良好,电缆屏蔽处理,滤波器优化;
适当减少信号线长度,远离高频干扰源。